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>旅游社区>旅游文化

鲁山民间艺术奇葩——高桩故事

来源:平顶山新闻网      发布时间:2017-05-25      浏览次数:       打印本页

 小演员被固定在桩子上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高桩故事“仙子送福”
       
        “高桩故事,又称高装古饰,起源于鲁山县的背孜、瓦屋,流传宝丰、许昌、洛阳、南阳、平顶山等周边区域。高桩故事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融入力学、美学、戏曲、魔术、杂技等艺术元素,集神秘、刺激、惊险、有趣为一体,自明清至今,历经数代民间艺人的艺术创新,形成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。”

        ●高桩故事的起源

        鲁山县背孜乡的高桩故事俗称插桩,即上桩与中桩,采用上下直插法,源于明末清初。当时有三家山西商人在背孜街做生意,一家开丝绸行,店号叫“珍常店”,一家开的是油坊,店号叫“老号”,一家开的是米醋行,店号叫“艺和公”。这三家店铺为使生意兴隆,吸引远商,一个叫白疙瘩的人倡导背孜人去山西学民间艺术表演“高桩故事”。去的人一个是木匠叫游手摸,一个是化装工叫李振奎,另一个是铁匠叫杨石娃,人称背孜的三大能人。三人学成回来,结合本土民俗特征和乡民的审美喜好,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创新,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桩故事。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三,三家生意店铺自觉承担费用,每家承包一桩故事。高桩故事像魔术一样神秘,表演前严格保密。为使表演技巧不外露、不泄密,三家生意店铺准备的过程均在各自院内扮装,在未扮好之前,谁也无法知晓其故事的秘密。扮好后,用布单将“故事”严密包装,表演时再当众亮相。背孜乡的高桩故事,内容丰富,每次表演故事从不重复,表演时阵容庞大,通常有几十人参与。这种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,给偏远闭塞的山区带来活力,深受乡民喜爱,一直沿袭至今。

        鲁山县瓦屋镇的高桩故事,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,俗称吊桩。据传,在嘉靖年间由山西马氏家族迁移至瓦屋街,把这种艺术形式带了过来。当时瓦屋街有一个叫李长老的人,开了一家卤猪肉生意铺,方圆很有名。迁来的马家有个年轻人叫马小儿在李长老家做伙计。马小儿手巧伶俐,做事勤快,颇得长老欢心,他利用闲余时间,独自一人待在深宅大院扮高桩故事。李长老知道后,暗自考察,觉得其中很有名堂,就让马小儿放弃手中的活儿,鼓励他大胆来做。一个月后,马小儿出手惊人,一套有形有神、惊险奇特的高桩故事摆在李长老面前。于是,李长老组织全村人扮演故事。当时,瓦屋街有个火神庙,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举行庙会,庙会期间,演出大戏及高桩故事,结果高桩故事轰动四乡八堡,至今不衰。

        ●高桩故事的表演

        高桩故事是在鲁山背孜、瓦屋一带流传下来的独特的表演形式,融入力学、美学、戏曲、魔术、杂技等艺术元素,充分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想象力与智慧。

       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五,扮高桩故事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。由于参演人数多,对主要演员的技艺要求较高,只有做到统一指挥、相互协作、默契配合,才能达到气势恢宏、惊险神秘的演出效果。高桩故事表演的前奏十分繁杂,涉及道具、服装、化装等诸多事项,故此,每表演一次,都要做半个月的精心准备。

        高桩故事参演人员的职能,主要分为上装表演和音乐伴奏两种。表演主要分为底桩、中桩和上桩三部分。上桩一般放置在用彩绸装饰过的固定工具上,如农用三轮车拖斗等。底桩通常采用八仙桌做底基,便于中桩的演员站立。中桩主要采用上下直插法,演员们根据故事情节的要求进行装扮。中桩演员面前有一个被红绸布覆盖的方形架子,其正面的绸布上贴有表演故事的具体名称,周围用色彩鲜艳的花束或花环装饰,营造出热闹喜庆的氛围。

        高桩故事的主要看点在于上桩。由于是在高达十二米的高空表演,所以表演者体重严格控制在十五公斤以内,表演者一般是男扮女装的儿童,以喜剧人物为主。表演时小演员依靠巧妙的道具依撑,站在中桩演员手中的纸伞、弓箭或花朵之上,让观众得到惊险奇特的视觉享受。

        高桩故事能达到叹为观止的造型效果,主要在于精巧的道具设置。上桩的小演员,站在中桩演员手中的纸伞、花朵或弓箭上,轻松自如地进行表演,似乎令人不可思议,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几分神秘感。其中的技巧为:中桩演员手中的道具背后隐藏着一根焊在底装贯穿上下的细钢筋,并且钢筋的最顶端焊有一个可容纳一只脚站立的容器,这个容器,为小演员提供了狭小的站立空间。除此之外,小演员在上桩之前腿部还固定有用钢筋折成的“拐子”,露出的部分用布条缠绕、掩盖,正是它将小演员腿脚和顶端的容器固定在一起。因此,在不知此玄妙机关的观众看来,小演员的悬空表演,奇妙无比。

        ●高桩故事的题材、道具与服饰

        高桩故事内容丰富、题材多样,主要来源于戏剧表演中的一些故事,例如“穆桂英挂帅”“白蛇传”“洛阳桥”等。根据表演故事的情节不同,演员采用的服装和道具也各不相同。

        高桩故事的表演过程,音乐伴奏极为重要,不但能起到营造场面、烘托气氛、吸引观众等作用,还能为演员加油鼓劲。表演时,几十名伴奏演员走在最前面开路造势,边走边演奏适合桩上演员表演的曲子。伴奏乐器根据故事情节来选用,基本上以打击乐为主,一般包括大鼓、腰鼓、大镲、小镲、锣、梆子等。表演过程中,有时是一面大鼓放在有轮子的架子上,在高桩的正前方演奏,有时是腰鼓队排成两纵队,走在队伍前面演奏,而其他打击乐演奏者,则立于两旁进行伴奏。

        另外,整个表演队伍当中,还有彩旗队,除了烘托气氛外,最主要的作用是在上桩小演员就位时环绕周围,防止高桩故事的秘密泄露。为了防止小演员站不稳摔落,高桩周围,还站有几个手持包有红布的长竹竿的保护人员。高桩故事演出队伍庞大浩荡,气势恢宏,所到之处高桩耸立,彩旗飘扬,鼓乐动人,甚为壮观。

        高桩故事伴奏演员的服装十分讲究,各具特色。其中腰鼓队的服装通常采用绿色和玫瑰色两种,上身是对襟上衣,下身是镶白边的直筒裤,脚穿黑色布鞋,腰鼓斜挎在腰部左侧,两只手各拿一个带有绿色穗子的鼓槌。其他伴奏演员大都是头戴黄色圆顶帽,身穿金黄色镶红边的衣裤,脚穿黑色圆口布鞋,看上去五彩缤纷,引人注目。

        ●高桩故事的价值

        高桩故事源于民间,具有民间艺术的独特性,是一种稀有的艺术形式,目前在全省范围内尚未发现相同表演形式。高桩故事演出阵容强大、气势恢宏,统一指挥,相互联动,能够起到团结人心、催人奋进、鼓舞斗志的作用,其他民间艺术不能代替。

    高桩故事有扎实的群众基础,艺术魅力极强,影响广泛,在民间演出中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,深受群众欢迎。

    高桩故事历史悠久,内涵丰富,十年为一轮,演出内容不断翻新,拒绝重复。虽已历时五百余年,但至今保持民间古朴风格,乡土气息浓厚,在民间艺术的舞台上绽放奇葩,具有民间艺术的现实价值。

        ●高桩故事的现状与思考

        改革开放以来,伴随着影视文化、网络文化和其他社会文化艺术形式的日益发展,高桩故事这一古老民间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受到极大冲击,逐步被现代文化形式所替代,其发展现状不容乐观,甚至已经进入濒危阶段。

        究其原因,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一是高桩故事在演出中有很高的保密性,很多环节不被人们所了解,传承方式又很保守,家族式传承和师徒式传承,并且从不外传,极大地限制其发展;二是没有成熟的表演机制和足够的演出市场,生存空间狭窄;三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态度冷淡,表演人员老龄化严重,呈现出人才青黄不接、日渐枯萎的现状;四是演出经费困难。因此,抢救和发掘这一民间艺术瑰宝,寻求传承和保护的途径,创造适合发展生存的空间,刻不容缓。

        开掘高桩故事的生存空间,需要政府、艺术家和民众共同努力。当地政府应给予足够的重视,加大投资力度,多方位筹措资金,扶植、资助、鼓励传承人排练节目、组织演出,并且进行合理有度地开发,打造地方品牌。艺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创造良好的交流环境,扩大影响范围。通过文献记载和录制影音资料,留存高桩故事的传统技艺。努力培养专业的表演及管理人才,做到可持续发展。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和群众需求的机遇,开拓发展空间,提升认知高桩故事的社会价值、人文价值和现实意义。

市内新闻

服务导航

政务公开

视频新闻

服务导航